8月28日下午,一场聚焦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深度交流在香山帮营造协会展开——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助理院长杨光谱专程走访,与冯晓东会长、许建华秘书长共探香山帮传统技艺的当代传承路径与文化产业创新方向,为传统营造技艺的活态传承寻求新思路。
在许建华的陪同下,杨光谱参观了承香堂与香山文荟,深入了解香山帮营造技艺的发展历史、传承谱系、代表性传承人及匠人梯队培养成果。那些流淌在木构砖瓦间的千年智慧,以及协会在技艺传承与人才培育上的深厚积淀,令杨光谱深刻感受到香山帮作为传统营造技艺代表的底蕴与影响力。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许建华现场演示了“数智香山帮”AI机器人,展现了如何借助现代科技传播传统文化;同时介绍了行业标准编制情况,以及“香山工坊”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保护单位,在技艺传承中所发挥的重要阵地作用。冯晓东则围绕人才培养、后续工作规划等内容展开细致交流,还耐心解答了杨光谱提出的疑问,充分彰显了协会在技艺传承与发展中的前瞻性与行动力。
交流中,杨光谱介绍了人大文化产业研究院的核心优势,该院以人大文化科技园为依托,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优质资源,开展文化产业政策咨询、数据中心建设、区域战略顾问、文化振兴乡村、人才培养、文化旅游融合、文化科技融合等工作,拥有强大的平台资源。
此次对话,不仅是学界与业界的智慧碰撞,更凸显了香山帮在当代文化产业版图中的独特价值。双方一致认为,香山帮作为传统营造技艺的标杆,需进一步推动标志性元素的产品化、标准化,以助力文化产业出海与文化复兴。同时强化产学研协同,让香山帮这一承载着民族建筑智慧的瑰宝,在新时代的文化浪潮中焕发更大活力,为传统技艺传承与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树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