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香山帮营造协会
协会考察王永祥工作室,全力护航非遗传承之路
发布时间:2025-08-29 来源:苏州市香山帮 浏览量:19次

传 帮 · 助  力

640.webp (3).png

  8月28日上午,香山帮营造协会会长冯晓东、秘书长许建华、香山工坊景原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留兴一行,实地考察了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苏州市吴中区代表性传承人王永祥的工作室。此次考察既是对匠人技艺的肯定,更彰显了协会对传统工艺传承者的持续关注与扶持,为非遗技艺的当代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640.webp (4).png

  作为业内知名的传统建筑营造匠人,王永祥的作品在非遗领域早已崭露头角。去年,他携精心打造的“寒山寺钟楼(梵音阁)”参展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现场反响热烈,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该作品最终以精湛工艺和对传统的深刻诠释获得广泛好评。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三代传承经历,讲述自己从学艺青年到创办公司、将技术改进申报专利、承接大量营造工程的成长历程,并由衷感谢协会的帮扶及政府的支持。


640.webp (5).png

  今年,经协会推荐,王永祥的最新作品“唐代建筑转角六铺作”将亮相9月27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开幕的2025中国(武汉)古建筑大会,目前该作品已完成制作。据了解,这件作品是其匠心之作,融合了建塔、建殿、建阁、建亭等多种建筑元素,展现了唐代建筑的恢弘气韵。王永祥介绍:“这件作品以唐代建筑为蓝本,但并非照搬,而是综合了唐代建筑的优点。”


640.webp (5).png

未标题-1.jpg


  从艺四十余年,王永祥的技艺之路始终与传统建筑紧密相连。1965年生于苏州的他,初中毕业后便师从父亲研习传统木工,次年参与实务操作,奠定扎实基础。1984年入职苏州市古建公司后,他先后在苏州环秀山庄、盘门城楼、荆州宾阳楼重建等项目中担当技术要职,其中荆州宾阳楼项目获国家级优秀奖,展现出早期专业实力。此后,在苏州西园戒幢律寺三宝楼、寒山寺大钟楼等项目中,他不断创新——寒山寺大钟楼采用“插柱造”工艺,以螺杆替代传统木销固定斗拱与梁枋,提升抗震抗风性能,获实用新型专利,项目终获江苏省优秀工程奖。如今,其子继承父业,父子共同创立苏州天亿源园林古建筑营造有限公司,让技艺在传承中焕发新生。


  香山帮协会始终将扶持匠人、培养传承力量作为重要使命,此次推荐王永祥作品参展,正是协会助力匠人走向更广阔平台的举措之一。从考察交流、资源对接,到平台推介、支持参展,协会为像王永祥这样的传承人提供全方位支持,推动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让千年匠心在新时代继续闪耀。